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我的账户
星点互联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31省份婚姻数据:河南离婚人数最多 离婚的条件与程序分别是什么?

0
回复
265
查看
[复制链接]

2732

主题

2865

帖子

5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339
发表于 2023-3-13 2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一年,结婚人数有何变化?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900万大关。这也是2003年以来的新低,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结婚登记连续两年大幅下滑




          结婚人数连续两年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适婚人群总量减少。




          当前,25~29岁仍是主要结婚年龄,对应的是1991年~1995年的出生人口。从近四十年数据看,我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的最高峰(2508万)之后,连续多年下行:1991年跌破2300万;
1994年跌破2100万;1998年更是跌破2000万大关。




          可以预见,随着“95后”乃至“00后”陆续进入婚育阶段,结婚人数还会进一步下滑。




          除了适婚年龄减少的主要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了婚恋,例如疫情。来自东北、在深圳上班的“90后”李小姐说,2020年一季度因为疫情,基本都宅在家。一些线下交友活动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经常在广州天河公园锻炼的王先生说,广州天河公园的相亲角,疫情之前每个周末各种征婚挂牌信息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疫情之后,整体规模小了很多。




          此外,受教育程度提高、大城市化、经济压力以及婚恋观念变化,也使得结婚年龄不断推迟,晚婚甚至不婚的人越来越多。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关于未婚职场人不打算结婚的原因,64.1%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婚姻不是必选项”,其次是占比43.5%的“担心因结婚而降低生活质量”;对于男性来说,“经济条件不支持”为首因,占比53.6%。




          单身群体正不断壮大。有媒体报道称,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单身经济也随之崛起,对房地产等行业都产生巨大影响。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第一财经分析,结婚人群减少,对于房地产的影响会直接和深远。一方面,因结婚而购房的人群会减少,单身购房人群会有所增多,房地产供应的户型和面积在不同城市和区域将会出现分化。因此需要在产品规划层面有一定前瞻性。另一方面,结婚数量减少,也会导致出生率不断降低,加之人口向大型城市群和都市圈集中,导致未来市场需求出现明显分化。







        falv54231140033091.jpg




          广东结婚人数最多,山东仅第五




          从31个省份数据看,结婚对数前十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湖南云南湖北。总体上看,结婚人数多少,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关,也与各地人口年龄结构密切相关。




          广东以63.3万对位居第一。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广东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同时,年轻人占比高,适婚群体也比较多。




          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以62.5万对位居第二。不过,第三经济大省山东虽然总人口过亿,户籍人口也不少,但2020年结婚人数仅为48.7万对,排在广东、河南、四川、江苏之后,仅位列第五。




          山东结婚对数少,与人口外流有关。尤其是不少年轻人,通过考学、就业等形式,到了京津冀、长三角、广东等地。数据显示,2017~2019年,山东人口净流出分别为41.97万人、19.55万人、19.93万人,近三年合计净流出高达81.45万人。若拉长时间线看,2014~2019年6年间,山东人口净流出达105.78万人。




          目前,山东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15~64岁的人口占比仅为66.49%,是四个经济大省中唯一一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在全国各省份中也仅高于贵州,位居全国倒数第二。年轻人口占比低,结婚的人数自然也就比较少。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山东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煤、钢等重化工业突出,新兴产业与广东、苏浙差距较大。传统能源重化产业吸引的年轻人也较少。




          河南离婚人数最多,东北离结比最高




          从离婚对数看,位居前十的省份是河南、四川、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河北、湖南、湖北和辽宁。其中,前7个省份都超过20万对。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结婚登记,离婚有民政部门登记离婚和法院判决、调解离婚两种途径,这里统计的是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数据,是离婚总人数的主体。




          从数据看,河南超过27万对,位居离婚人数榜第一。第二名的四川与河南差距很小,不到1万对。江苏以23.4万对位居第三。




          相比之下,结婚人数位居全国第一的广东,离婚对数仅位居第四,比河南少了近5万对。彭澎分析称,广东虽然城市化率高,拥有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但婚姻观念相对传统保守。




          有部分省份,离婚人数排名明显高于结婚人数排名。其中,辽宁结婚人数位居全国第16,但离婚人数位居第10;黑龙江结婚人数位居第21,离婚人数位居第13;重庆结婚人数位居第18,离婚人数位居第11;吉林结婚人数位居第23,离婚人数位居第19;天津结婚人数第27,离婚人数位居第23。




        falv54231140033092.jpg







          当年“离结比”也是一个重要参照。需要说明的是,“离结比”不能等同于离婚率(某年的离婚率=某年离婚对数/某年的平均人口数×1000‰)。不过,用某一年的“离结比”,可以反映区域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户籍人口中年轻人口占比较低,势必影响结婚人数,当年“离结比”也会比较高,因为作为分母的结婚对数较小。此外,由于最新公布的2020年离婚人数暂未包括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人数,因此统计的“离结比”总体上会比最终数据略低一些。




          天津、黑龙江和吉林“离结比”位居前三。其中,天津和黑龙江都超过了70%。从区域看,东北地区这一比例都比较靠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一比例也反映了东北的年龄结构问题。尤其是年轻人口外流,不少人跑到东部沿海就业,户籍也迁走了,适婚的青年人比较少。相比之下,中老年人占比较大,虽然也有一定流动性,但户籍主要还在老家,离婚率也会高一些。




          目前东北三省的人口都出现净流出。其中,2019年黑龙江净流出17.99万人,吉林净流出11.03万人,辽宁净流出4.11万人。




          此外,东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比较早,城镇化率比较高,受教育程度比较高,选择单身、不婚的人也较为普遍。




          此外,思想观念也会影响东北的离婚率。衣保中分析,东北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区域,乡土、家族观念相对没有南方那么浓厚,东北的人口流动比较大,不少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也较容易导致离婚。



        离婚的条件与程序分别是什么



        falv54231140033093.jpg




          条件




          “感情确已破裂”是实体性规定,是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调解无效”则是程序性规定,不能视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案件,许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调解无效”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一种反映。




          而有一些离婚案件,虽然是“调解无效”,但并非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调解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力与不力,深入与不深入等差别,直接影响着调解效果。多年的民事审判实践说明,“调解无效”和“感情确已破裂”的含义不完全相同,“调解无效”并不都等于“感情确已破裂”。




          因此,不应当把“调解无效”作为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根据。在审判实践中,既不要把“感情确已破裂”与“调解无效”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要把“调解无效”简单地作“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志。更不要把“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只是“感情确已破裂”。




          程序




          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




          (一)、当事人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




          (二)、婚姻登记员查验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




          (三)、婚姻登记员向当事人讲明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




          (四)、婚姻登记员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




          (五)、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监誓人面前签名;




          (六)、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




          (七)、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




          (八)、颁发离婚证。颁发离婚证应当在当事人双方均在场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向当事人双方核实姓名、出生日期、离婚意愿;




          2.告知当事人双方领取离婚证后的法律关系以及离婚后与子女的关系、应尽的义务;




          3.见证当事人本人亲自在《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当事人领证签名或按指纹”一栏中签名;当事人不会书写姓名的,应当按指纹。




          4.在当事人的结婚证上加盖条型印章,其中注明“双方离婚,证件失效。××婚姻登记处”。注销后的结婚证退还当事人。




          5.将离婚证分别颁发给离婚当事人双方,向双方宣布:取得离婚证,解除夫妻关系。



        常见的离婚因素有哪些




        falv54231140033094.jpg




          1、缺乏爱的婚姻或不能同步成长的婚姻




          在婚姻咨询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缺乏爱的婚姻是指维系的不是爱情而是其它因素。如:草率结婚者和实用型的婚姻,当事人贪图对方的社会地位、金钱或是违背自己意愿的婚姻。此种类型的婚姻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会以离婚收场。通常男人会以他的财富、社会地位去吸引女人,他们觉得只要有钱就能的到女人的芳心,殊不知女人在物质生活得以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会追求情感上的满足。因此,许多有钱的女人生活的并不幸福,有些人靠寻找婚外情人来弥补婚姻中的遗憾。




          不能同步成长的婚姻是指夫妻之间不能共同的进步和发展。如:丈夫或妻子好学上进,而另一方却无所事事,整天打牌玩耍,不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日久天长夫妻之间的共同语言、兴趣会越来越少,世界观、价值观也会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婚姻的破裂。




          2、缺乏两性相处的技巧与方法,不懂的如何满足对方的需求,彼此感受不到对方的爱,误认为感情已经破裂而导致的离婚




          在婚姻咨询中,此种原因引起的婚姻破裂占很大的比例,而且多以小夫妻为多。其原因与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情感的满足。但由于男女两性在认知、思维及行为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从而使这一基本的需求很难得以满足。有时夫妻双方都付出了爱,但这种爱可能是配偶不需要的。其原因就是不了解配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有些人自认为对配偶很了解,其实他对配偶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爱常常在这种误解中消失。




          3、婚外情或个性不匹配




          外遇是人类婚姻的伴生物,而且,“外遇”现象包含了十分复杂的社会—家庭—个人的心理内容。外遇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个:一是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导致的,故男人外遇比例较高。二是个人在婚姻中欲求不满所致。外遇一般会伤害到与它相关的所有关系。其中,外遇者的婚姻有65%会以离婚收场(美国)。我国现在因婚外情导致的离婚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北京某区的调查,由第三者插足引起的离婚案件,1982年为14%,到1988年已达40%左右。




          个性不匹配是指夫妻的性格特征相差悬殊。一个很外向,一个很内向或一个依赖性很强,一个独立性很强,这样的夫妻组合是很容易出现婚姻问题的。




          4、由于一方生理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离婚




          一般是指配偶一方有生理疾病、传染疾病或精神疾病而导致的离婚。其它方面如因住房问题、长期的两地分居或一方出国导致的离婚,还有一些因孩子户口问题而出现的假离婚现象也时有发生。




          5.由于经济问题或生活发生重大改变时引起的离婚




          物质是基础,是精神生活的保障。钱在恋爱及婚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轨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下岗、失业使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大。失业和下岗常常会引起人们持续性的焦虑,一些夫妻相互责备对方,从而加剧夫妻之间的矛盾,引起婚姻的破裂,失业对婚姻的破坏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笔者在一项有关离婚者婚姻质量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在婚姻质量各因子的比较中尤以经济安排因子离婚组与已婚组呈现及显著的差异(P< 0.001)。事实上,贫穷的确给婚姻带来过度的压力,以至贫穷夫妻的离婚率比富裕夫妻高出两倍。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发现,因经济问题离婚或发生争吵的多为教育程度较低的夫妻。教育程度较高的夫妻很少因经济问题而争吵。另一方面,我国的一部分高收入夫妻在经济安排、消费方式等方面也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严重者也可导致婚姻的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
金牌律师网专注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客服电话:400-050-4004

客服邮箱:9519990@qq.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律师事务所:紫气路5号研发中心9号楼

金牌律师网原创设计 - 引领行业人才培养!

Powered by jinpai lvshi X3.4© 2001-2023 金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