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我的账户
星点互联

教育培训在线课程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被造谣出轨女子谈为什么死磕 造谣诽谤他人的怎么处罚?

0
回复
172
查看
[复制链接]

2732

主题

2865

帖子

5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8339
发表于 2023-3-13 2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造谣出轨女子谈为什么死磕】此前,杭州一女子因取快递而被造谣出轨而一度上热搜遭网友议论。近日,杭州被造谣出轨快递员的当事人吴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突然摘下了一直戴着的口罩,堂堂正正的袒露出自己的真容。表示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案例,追责到底,让所有人知道造谣这个事情在法律上是违法的。接下来法律咨询网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下造谣诽谤他人的怎么处罚?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欢迎阅读了解。




          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维权经历后,有很多相似经历的网友找到吴女士 @NoAge-Jessie
抱团取暖。她说,造谣的成本极低,这不只是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个个案,更是一个社会现象。“我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案例,追责到底,让所有人知道这个事情在法律上是违法的。”




          2020年12月14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女子被造谣出轨”当事人吴女士@NoAge-Jessie
提交的刑事自诉。在过去四个多月里,28岁的吴女士被迫卷入一场谣言漩涡。立案成功后,吴女士从受害者的身份抽离出来,她摘下口罩直面大家。她希望这段经历能够成为一个案例,而自己可以成为受害者和法律工作者之间的桥梁,让更多相似遭遇的人在维权路上走得更加顺利、更有力量。




          “取个快递被造谣出轨”已立案!面对谣言理应坚决维权




          “姑娘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一事,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已接受当事人的刑事自诉,决定立案受理。




          不过下楼取个快递,却被造谣成了“出轨少妇”,不仅遭受网友攻击、路人侧目,还被公司劝退、出现抑郁症状,当事人这番遭遇委实令人难过。与对受害者造成的巨大影响相比,造谣者被处以“行政拘留9日”,承担的代价未免不对等。若事件到此为止,不能对网络谣言形成有效震慑,因造谣抹黑而被“社会性死亡”的受害者恐怕还会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事人不因维权程序繁琐却步,而是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公道,希望“对社会上怀有不法之心的人起到一点震慑作用”,“绝不退缩绝不和解”的坚决态度值得点赞。




          言行有界,这是自古就有的规矩。置身无疆网络,炮制与散播谣言的门槛越来越低,杀伤力却被放大了成千上万倍,发声之时本该更加谨言慎行。然而,网上总有人热衷玩火,偏偏要在公众敏感点上大做文章。诽谤医生无良、捏造教师失职、诬陷警察枉法,怎么拱火怎么来,搅得舆论场上乌烟瘴气、戾气丛生。法治社会不容网络谣言作乱,监管部门与网络平台,皆需积极行动起来,以法治之手清朗网络空间。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谣言纷纷,每个围观者也不妨反思:跟风之前,有没有核实信息真假?尽管被骗过无数次,可事实往往是,事件发展越迎合刻板印象,关键信息越模糊暧昧,一些人就越是口无遮拦。他们将“法不责众”当做护身符,拿当事人作为情绪宣泄口,狂敲键盘肆意挥舞语言利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辨真伪、随风起舞的人多了,任何人无辜躺枪的概率都会增大。甘当网络造谣者的帮凶,下一个伤及的可能就是自己。




          “姑娘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已成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后续程序怎么走,案件怎么判,估计还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若造谣者及围观者都能得到深刻教育,善莫大焉。



        造谣诽谤他人的怎么处罚



        falv54015132111031.jpg




          造谣、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造谣诽谤他人的,首先行为人需要承担的是民事赔偿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定罪处罚。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按照刑法的规定,犯侮辱罪、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属于自诉案件,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造谣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falv54015132111032.jpg




          主要立案标准有: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司法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标准,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门槛”。行为人如果实施了诽谤行为,但不符合《解释》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的,也不能认定为诽谤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
金牌律师网专注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客服电话:400-050-4004

客服邮箱:9519990@qq.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律师事务所:紫气路5号研发中心9号楼

金牌律师网原创设计 - 引领行业人才培养!

Powered by jinpai lvshi X3.4© 2001-2023 金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