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7月,住房公积金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部分单位根据员工上一自然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员工调整其公积金缴纳基数。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6地公布了2020年平均工资情况,你那儿如何?一起看看吧。
3地私营企业平均工资增速超10%
从全国来看,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名义增长7.6%,增速比2019年回落2.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2%。
同期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比上年增加4123元,名义增长7.7%,增速比2019年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3%。
目前已公布数据的16地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深圳,达137310元;其次是江苏的103621元。据公开报道,这也是江苏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首次超过10万元。
此外,四川、山西、湖南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均达两位数,分别为13.5%、11.2%、10.5%。
IT业平均工资首超17万
哪些行业工资水平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有9个行业的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分别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IT业年平均工资于2016年首次超过金融业,至今连续5年稳居榜首,并在2020年首超17万元。
麦可思研究院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深入,就业市场对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旺盛。需求大加之专业门槛高,使相关岗位愿意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较高的薪酬和较好的福利待遇。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表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变化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效益、宏观政策、人员结构变动等。去年疫情暴发后,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的措施,在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了企业效益提高,为工资增长创造了条件。
平均工资咋算的?
孟灿文解释道,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针对法人单位统计的,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反映的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
同时,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和经济效益不同,以及个人所属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有高有低。实际上,工资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平均值往往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低于平均值。因此,要更加准确地了解工资差距及变动情况,不仅要看总体平均数据,还要结合更详细的分地区、分行业、分岗位工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平均工资包括哪些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平均工资是包括五险一金。
平均工资亦称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社平。通常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这一时期内职工人数后所得的平均工资,一般分为年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其与每个人自己拿到的工资或工资单上的工资是有差别的,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我国各地区经济情况不同,因此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标准不一样。
平均工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
|